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-www.尊龙凯时888

媒体出版物

到哪里都要打胜仗


郑莳
2015-08-31
    一个人的一生,有多少个20年?一个人,能够全力以赴拼搏的20年,能有几个?田永集把自己最好、最能拼的20年献给了高炉。如今,进入不惑之年的他,面临重头再来的挑战。如何做好这道人生的大题?田永集会做出怎样的选择?请大家跟着我,一起寻找答案吧。

    田永集21年的工作生涯中,有20年是在炉前度过的。从小壕工到大壕工、副铁口工、铁口工、炉前组长,每一步脚印,都验证着他对高炉深深的热爱,这个踏实、挚朴的汉子,在炉前长期的工作中,摸索出的一套开闭铁口的作业模式,铁口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。2013年,田永集带领的班组,曾获高炉班产评比连续六个月第一的好成绩。20年,他多次在炉前技术比武中夺魁,多次被评为岗位能手、技术标兵等称号。高炉见证着他的成长,也记载着他付出的不懈努力。

    时间,回拨到2015年1月20日。这一天,田永集和他的工友们,经历了“冰火两重天”的逆转,20年对高炉的热爱和倾注,在这一天被割断。

    20日上午,原本在动力厂协助烧锅炉的田永集,接到准备开炉的通知,满心欢喜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,和大伙一起为开炉做着准备,即使三九的寒风,也吹不散他们额头渗出的汗珠,因为连续劳作有些绯红的脸庞上,展现着炉前汉子们质朴的笑容。田永集回忆起那一刻时,眼睛都是亮晶晶的,他说:“那天一点也不觉得累!心里的高兴一个劲儿的往外蹦!”

    下午的会议,一下子就把大伙的心吹凉了,6高炉不开了,出于行业准入和经营效益的考虑,公司决定拆除旧区高炉。突如其来的消息,让那些每天和钢铁打交道的汉子们,忍不住哭出声来。多年在高炉工作中累积的技能和经验,没有了用武之地;下一步,会是什么样的岗位?什么样的开始?高炉停了,赖以生存的岗位没有了,工资,从哪来?一家老小的日子,怎么过?

    散会了,田永集一个人久久站在高炉下,热泪不禁从他黝黑的脸庞淌过。20年的朝夕相伴,高炉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,炉前岗位,已不单单是他谋生的途径,更是他精神的依恋和支撑。

    回到家,温暖的灯光下,正在埋头苦读准备迎接高考的儿子,任劳任怨操持家务的妻子,让田永集心头的伤痛一阵一阵地往上涌。他硬撑着坐下来,以平静的语气,说出了停炉的消息。正在做饭的妻子停顿下来,抬手抹了抹眼角,轻轻地说了一句“这以后,可咋办?”

  2015年5月15日,田永集接到转岗卸矿的通知。他的心里有喜有悲,五味陈杂。离开高炉,20年的心血和积淀就要清零;转岗,一切要重头开始,但有一份固定的收入,家庭生活就能回归正常。

  生存是第一要务,理性必须战胜情感。

  卸矿是一项苦、脏、累的工作,只要有矿粉进场,不分时间,不管天气,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卸矿作业。
刚开始卸矿时,光开车门就得1个多小时,三、四十个人,从早上8点到晚上7点,也只能卸六、七十个车皮,效率又低,又挣不到钱。田永集就和工友们多练习、多琢磨。现在,他们21个人,一个班要卸一百多个车皮、四、五十辆汽车;开车门的时间,也从1个多小时,缩短到40分钟左右。

    转眼,转岗快三个月了,田永集在新的岗位上,找到了自己的新位置,现在他是卸矿代班组长。旧区高炉拆除,田永集远远就能看见,高炉一点一点变矮、变小,每每此时,他总是低下头,抡起手中的铁锹,狠狠地插进矿粉,就像是挥走心中那份隐痛。

  时间一天天流逝,他也悟出了改革的真谛:没有谁的人生,一帆风顺。个人如此,企业发展也是如此。他相信,长钢遇到的困难是暂时的,经历过此番改革,长钢未来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。

  生性朴实的他给出的答案也很朴实:企业在,就有岗位在,有岗位,到哪里都要打胜仗! 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