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-www.尊龙凯时888

媒体出版物

奏响发展新凯歌


——动力厂优化提效工作回眸


张彩娥
2015-08-31
    4月份,在长钢公司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浪潮。伴随着公司《优化劳动组织、提高劳动效率实施方案》的正式出台,动力厂的优化提效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稳步推进,目前该项工作已圆满结束。在具体的实施操作中,该厂是如何以人为本,顺利完成人员的精简分流,使每一位职工都能得到妥善的安置,职工对优化提效工作是否满意、思想情绪又是否稳定?带着这些疑问,我们走进了动力厂。


定措施,以人为本


    在制定《优化劳动组织、提高劳动效率实施方案》的过程中,动力厂充分考虑到区域内点多面广、岗位人员相对分散、危险操作岗位较多等实际情况,本着实事求是,精干、高效的原则稳妥推进该项工作的进行。

    首先做细做实岗位人员的“六对六清”摸底工作。对年龄大、身体差、技能低的职工,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或通过内部退养、或实行与企业解合的方法,积极引导他们退出岗位或企业。

    其次,按照“先合、后减、再分流”的思路开展机构调整及人员分流工作。根据岗位需求情况,明确了各科室、车间的机构整合、定岗定编数量,并将指标层层分解到位,车间、科室负责人要对目标一盯到底,按时间节点完成。对工作不满负荷的岗位和看管性岗位实行兼岗并岗,推行“操检合一”,逐步实现一岗多能。例如:撤消了制氧车间水泵工和液体充装工,同时与压缩工两岗合一,水泵由原来的专人监护变为定期巡检,新区压缩工要兼顾空压机、氧压机、氮压机以及液体充装多项工作,完成了一岗多能的逐步转变。科室人员通过公开选拔、组合、竞争、考试考核、评议等方法,开展竞聘上岗。根据岗位资格要求、个人能力水平和前期业绩表现等多项考核指标,排队打分、择优上岗,末尾淘汰;同时撤减了车间管理人员,对科室人员实行扁平化动态管理,这些专业管理人员既是科室管理人员,代表厂部行使管理职能,又要承担对口的车间管理改进职能,为车间提供服务,这样既减少了管理层级,又使其工作更加满负荷、更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。

    三是根据各机组(站所)岗位运作情况,对现岗位进行重新梳理,适当调整余缺。对之前未能竞聘上岗的人员重新进行内部二次竞聘。通过严格的培训、理论实操考核,取得岗位资格证,充实到有短缺的热电、燃气等岗位,实现转岗。

    此次优化劳动组织、提高劳动效率工作是一场前所未有的、触及灵魂深处的思想变革。动力厂高度重视,在操作过程中,完全尊从以人为本这一理念,确保一些弱势群体的利益不受损失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,深入细致地做好每位职工的思想工作,对于期间出现的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和问题,领导干部主动迎上,不回避,积极解决问题,确保了每一名职工都得到了妥善安置。


转岗位,关键在转心态


    不难发现,此次动力厂优化劳动组织、提高劳动效率整个工作过程呈现出了“两多一快”的特点:即转岗人数多、转岗培训次数多和适应新岗位速度快。

    热电车间司炉工、电焊工、燃气车间液化气充装工以及电检仪表工是动力厂比较紧缺的岗位。而随着旧区的停产,制氧、水汽、电力的部分岗位立即出现了人员富余的状况,一部分职工的转岗就成为必然。转岗人数最多的是制氧车间,在岗人数由原来的 204人核减至 105人,除了解合、内退职工56人外,仍然有40多人面临着岗位的重新选择。转岗首先转变的是思想观念。为了平稳推进这项工作,各级领导高度重视,晓之以理、动之以情,面对面、心贴心与职工促膝交谈,化解其心中的不解和困惑,终于使坚冰得以融化。很多原本是制氧专业的生产骨干,在原岗位已经有着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深厚感情,为了工作的需要和对企业改革的支持,也毅然改变心态,踊跃报名、参加培训,并在短期内拿到了新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。一位在制氧岗位工作了33年的老空分工说:长钢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,在家庭遇到困难的时候,我们作为其中的一份子,还有什么理由说不呢?在各车间拟定岗位编制人数之后,安全科就着手开始了各空缺岗位人员的报名、培训和取证工作。从四月份到六月份,安全科一共举办司炉、焊工、液体充装、仪表电检等各类特种作业培训班 7期,开设培训班8个班,参加人数达到近70人。

    目前,转岗人员已经基本到位,面对新的环境带来的挑战和机遇,他们充满信心和憧憬,已经完全融入了新岗位,纷纷表示,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,把爱岗敬业的情怀践行到努力工作的实际行动中。


人走茶不凉


  人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原动力,任何一项改革,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,必将成为无源之水、无根之木。动力厂在启动优化劳动组织提高劳动效率工作之初就把以人为本、阳光操作的理念贯穿始终,各级领导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,同时发动职工群众成为改革的支持者、参与者和推动者。循循善诱的开导、细致入微的讲解、零距离的促膝交谈……化解了职工内心的矛盾、消除了他们的顾虑和隐忧。各车间、科室扎实、细致的开展岗位人员 “六对六清”的摸底工作,每个职工都建立了对应的档案,同时根据职工个人的资力水平、兴趣特长等具体情况,帮助他们做出最恰当的选择。

    职工的支持和拥护最终使方案得以顺利实施和通过,192人与企业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、29人选择内部退养、104人转岗……这是一种选择、更是一种付出,是对企业深深的热爱和长钢命运的忧患意识的具体体现。一位在氧压机旁守护了35年的老职工,在签定完解合的通知单后,热泪盈眶,喃喃的说道,只要长钢能发展好,我们的离开也是值得的。

    在第三批解合职工将申请书递交完的第二天,动力厂党委召集所有算断职工召开了座谈会,并为每个职工送上精美的纪念品。座谈会上,厂领导动情的说:“感谢你们多年来为长钢作出的贡献和付出的努力,今天为了支持公司的改革,你们选择了离开,但是动力厂不会忘记大家,长钢不会抛弃大家,我们依然是一家人,动力厂依然是你们遇到困难时最坚强的后盾”。朴实的话语让在场的职工又一次体会到了动力厂这个大家庭“人走茶不凉”的温暖。

    经过改革洗礼之后的动力厂,正在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努力适应新常态,奏响企业发展的新凯歌。
网站地图